千济方2025-04-11
4月11日,一场聚焦桑黄临床科研的盛会—“西湖论坛桑黄专场研讨会”在杭州隆重举行。此次论坛汇聚了300余名医药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及桑黄产业从业者。与会代表聆听了陈栋梁院士对千济方桑黄多糖分子营养学与表观遗传学的靶向性研究,见证了龙华医院徐振晔教授对千济方桑黄复方颗粒临床使用的可喜成果,了解了浙江省肿瘤医院洪卫主任对千济方桑黄6个癌型的临床课题进展报告。这些研究成果为首次接触桑黄的医生们打开了一扇新窗口,展现了其提升肿瘤患者生存周期的潜在治疗方向。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原副主席、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曲凤宏现场致辞。他表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维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桑黄这一兼具药食同源属性的传统中药材,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桑黄富含多糖、黄酮、三萜等成分,具有抗肿瘤、软坚散结、抗炎、调理代谢性疾病等多重功效。这些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得桑黄在临床治疗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和显著的临床成果。这与《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中提出的“开发食药物质健康食品”“完善特殊人群膳食体系”等任务高度契合,也为我们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桑黄的药用价值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浙江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陈卫建表示,本次论坛中对桑黄临床阶段性成果的分享研讨,一定能够让更多的临床医生有机会了解,并在自己的处方中使用“桑黄”这味君药。同时也肯定了当前桑黄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尤其千济方联合中国农科院筛选出7种高活性菌株,建立了菌种库,还首创“仿野生段木种植技术”,其产品直供三甲医院肿瘤科,并主导制定了农业部桑黄菌种库、种植规程、等级规格三大农业部标准,推动桑黄从农副产品晋升为名贵中药。三年来,在协会的助力下与浙江省肿瘤医院开展的桑黄6项临床研究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工业生物所研究员陈栋梁的《桑黄多糖的分子营养学与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报告进一步证实了千济方桑黄多糖在消炎、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转移方面呈现显著性量效关系,并预测桑黄未来将会广泛应用于肿瘤与结节防治领域。
在临床应用方面,上海龙华医院徐振晔教授的报告充分证明:千济方桑黄复方颗粒在临床使用中配伍中药可缩小转移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临床数据表明:95.3%的患者在服用120天后体感显著改善,87.9%的晚期患者疼痛得到缓解;联合放化疗可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85.4%,化疗完成率提升至96.5%。与千济方合作的该课题有望成为上海龙华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重点项目。
浙江省肿瘤医院洪卫主任,以浙江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委会主委的身份向与会者分享,3年多来千济方桑黄在辅助治疗肺癌、胃癌、肝癌等多个癌型中所获得的可喜成果。浙江省肿瘤医院封巍主任、花永虹主任,杭州市药学会慢病药学专委会主委、浙江萧山医院副院长蒋国军也在大会上做了关于千济方桑黄临床课题的介绍,千济方的13项桑黄临床课题引起与会医生的高度关注。
此外,据了解,以千济方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开展的系列桑黄临床研究为集群,申报的“中西医结合抗肿瘤能力与机制的研究”成功获批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这无疑是桑黄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为其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千济方与各大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开展了大量关于桑黄物质基础、药理药效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厚的科研成果,成功助力桑黄进入《现代整合医学应用与临床指南》,为桑黄在现代医学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桑黄人工栽培技术上,千济方不断探索创新,优化培养条件,扩大桑黄供应,推动了桑黄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在产品研发方面,深入挖掘桑黄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理,开发出多种高品质的桑黄产品,满足了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参会代表会后纷纷表示,下一个比灵芝更火的应该是桑黄,因为桑黄的确有更多的科研及临床数据支持,在治疗结节与肿瘤联合西医治疗领域,桑黄已经表现出其他菌类药无法触及的独特价值。
浙江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慢病康复非药物治疗分会会长陈晓华女士对本次大会做了总结,她表示,随着慢病非药物疗法获得老百姓的深度认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兼具有效性、安全性、靶向性的桑黄及其它更多的药食同源产品,将在百姓日常保健及医疗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论坛由浙江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主办,浙江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慢病康复非药物疗法分会、浙江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委会、杭州市药学会慢病药学专业委员会协办,浙江千济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得到了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及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肽益生命科学研究院等的科研支持。
联合撰稿发布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
浙江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慢病康复非药物治疗分会
浙江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
杭州市药学会慢病药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