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T2DM)作为全球性慢性代谢疾病,引发的并发症如高血糖、高血脂和炎症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肠道菌群失调与T2DM发展密切相关,调节肠道菌群成为预防T2DM的潜在疗法。多种食用菌乙醇提取物对糖脂代谢和肠道菌群有益,桑黄作为传统药用真菌,其乙醇提取物(SVE)对T2DM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有待研究。
在药物性肝损伤领域,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的过量使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代谢产物NAPQI引发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导致肝损伤的主要机制。近期,关于天然抗氧化剂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蘑菇菌丝体(以下简称SS)的研究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桑黄是一种典型的药用真菌,在抗氧化、预防癌症、免疫调节、控制血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通过整理国内外关于药用真菌桑黄的研究文献,分别从菌种资源、生物学特性、药用价值及人工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桑黄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桑黄是一种广受欢迎的药食两用真菌,在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广泛分布。桑黄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三萜、黄酮、呋喃等,被证明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真菌、抗糖尿病、肝保护和神经保护作用等,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桑黄菌种资源、生物活性成分、药用功效、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桑黄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思路。
近期,以桑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为方向的“复方桑黄饮对食管癌患者预防放疗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课题,正式通过浙江省肿瘤医院临床伦理委员会的审评,这是千济方桑黄进入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的第五项课题。
千济方联合浙江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发起的“千济方桑黄临床应用研究基金项目”捷报频传。以桑黄对头颈部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为方向的“复方桑黄饮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研究”课题,正式通过浙江省肿瘤医院临床伦理委员会的审评,这是千济方桑黄进入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的第四项课题。
为探讨桑黄提取物对运动心律失常的作用,建立用氯化钡诱导大鼠心律失常模型,观察桑黄提取物对室 性心动过速恢复时间、心电图 QT 间期和 QRS 间期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大鼠心动过速产生时间延长、心动过速恢复时间缩短。给大鼠注射桑黄提取物高、低剂量均可以显著缩短大鼠 QT 间期,但对 QRS 间期影响不大。 桑黄提取物对运动心律失常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可以降低运动心律失常风险。
桑黄类真菌是国际公认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大型药用真菌类群,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有多糖类、甾类、三萜类、黄酮类、吡喃酮类、多酚类、香豆素类、生物碱、氨基酸等,其功效包括抗肿瘤、保肝、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血管生成、抗氧化、抗 菌、抗炎、抗诱变、抗突变、治疗关节炎等,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癌症、糖尿病、关节炎; 胃肠道功能紊乱、腹泻和过敏,在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具有广泛的应用。桑黄多糖类成分是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存在于子实体、菌丝体和发酵液中,分为子实体多糖、菌丝体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 EPS,发酵液提取物) ,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其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药理研究表明桑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肝纤维化、增强免疫的作用。桑黄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激活巨噬细胞、活化淋巴细胞、提高机体的抗肿瘤作用,影响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抗癌细胞血管生成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实现。其开发的药品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脂肪肝、肝纤维化、顽固性高血糖效果十分显著,成为继灵芝
桑黄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近年研究发现其抗肿瘤作用明显。总结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桑黄及其提取物关于肿瘤的实验研究,发现桑黄主要是通过抗突变预防肿瘤的发生,通过促凋亡、阻滞周期、调节免疫、抗氧化、抑制血管生成的途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延长生存期。与化疗药联合应用起减毒增效的作用。本文综述桑黄各种成分提取物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桑黄抗肿瘤机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