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作为一种名贵的真菌类药材,具有抗肿瘤、抗肝纤维化、抗氧化等多种生理功能。桑黄含有多糖类、甾体类、萜类、黄酮类、吡喃酮类、呋喃类、生物碱类等物质。其中多糖类提取物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成为当前抗癌药物研究的热点; 桑黄的其他提取物如乙酸乙酯提取物等也表现出抗癌活性。该文综述桑黄不同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着重介绍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桑黄奠定基础。
桑黄类真菌是国际公认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大型药用真菌类群,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有多糖类、甾类、三萜类、黄酮类、吡喃酮类、多酚类、香豆素类、生物碱、氨基酸等,其功效包括抗肿瘤、保肝、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血管生成、抗氧化、抗 菌、抗炎、抗诱变、抗突变、治疗关节炎等,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癌症、糖尿病、关节炎; 胃肠道功能紊乱、腹泻和过敏,在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具有广泛的应用。桑黄多糖类成分是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存在于子实体、菌丝体和发酵液中,分为子实体多糖、菌丝体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 EPS,发酵液提取物) ,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等功效。桑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其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药理研究表明桑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肝纤维化、增强免疫的作用。桑黄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激活巨噬细胞、活化淋巴细胞、提高机体的抗肿瘤作用,影响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抗癌细胞血管生成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实现。其开发的药品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脂肪肝、肝纤维化、顽固性高血糖效果十分显著,成为继灵芝
桑黄,中药名,拉丁名为Phellinus linteus,其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的子实体,其别名包括桑上寄生、桑黄菰、桑黄菇、桑臣、树鸡、胡孙眼、针层孔菌、梅树菌。现代研究发现,桑黄中包含铁、锌、钙、镁等10多种微量元素,还包含多种活性成分,如多糖、氨基酸、芳香酸、脂肪酸、酶、幽醇类物质、落叶松覃酸、三萜类和黄铜等。桑黄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肿瘤、抗血管生成、抗肝纤维化、抗脂质氧化、增强免疫力等功效。桑黄抗肿瘤的药物特性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根据很多文献研究报道,从桑黄中获得的提取物具有鲜明的抗肿瘤作用。文章基于对已有文献的深入研究及目前对于桑黄作用机制研究的前沿,综述分析桑黄对抗肿瘤生长作用以及优化桑黄提取的方法。
肝纤维化是伴随肝损伤之后的一种病理修复反应 表现为肝内胶原纤维异常增生 肝细胞变性坏死 肝组织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 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都已证明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途径 肝纤维化具有可逆性 采用适当的措施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 抑制肝脏内过度表达的胶原合成能力 同时通过提高胶原酶的活性 促进已沉积胶原的消除 可以阻止肝纤维化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并引导其向正常方向发展直至完全恢复 因此抗肝纤维化对于治疗慢性肝病和预防肝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倍受国内外肝病学者们的重视 由于肝纤维化形成机制极其复杂 临床治疗中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所以寻找疗效更为确切的药物 成为药学工作者致力开拓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根据多孔真菌科植物桑黄的药理特点 进行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研究 并从多方面探讨其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