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团队首次系统揭示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不同生长年份的活性成分动态变化。研究发现,四年生桑黄的多酚含量最高,而人工栽培的桑黄总多糖含量反超野生品种!这一成果不仅为桑黄的精准采收和品质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更为癌症辅助治疗药物的研发开辟了新路径。
肿瘤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治疗手段效果不佳。许多蘑菇多糖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癌作用,桑黄(Phellinus linteus)酸性多糖(PL)此前被发现对肿瘤生长和转移有抑制作用,但对其直接作用于癌细胞的研究较少。
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传统放化疗不良反应大,寻找新型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迫在眉睫。桑黄作为名贵中药材,其抗肿瘤潜力备受关注。该研究全面总结了桑黄的化学成分及多种抗肿瘤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导向明确探讨了桑黄联合放化疗的效果,为癌症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方案。
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免疫功能抑制是肿瘤进展的重要因素,恢复或激活免疫功能成为抗癌关键策略。天然产物作为免疫调节剂备受关注,桑黄、竹叶、茶菇在传统医学和过往研究中展现出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旨在探究三者热水提取物混合物MeshimaMax的抗肿瘤活性及机制。
癌症作为全球主要致死病因之一,现有抗肿瘤药物常伴有难以忍受的副作用。寻找天然、低毒且有效的抗癌产品至关重要。桑黄多糖(Phellinus igniarius polysaccharides,PIP)作为传统中药桑黄的提取物,已被证实具有抗肿瘤生物活性,但此前研究多聚焦于其对癌细胞的直接抑制作用。本研究收集六种不同来源的桑黄,提取多糖,旨在比较其抗肿瘤效果,并初步探究其潜在机制,评估PIP作为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可能性。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被人类所珍视。桑黄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广泛寄生在桑、杨、柳等阔叶树上。目前主要应用于癌症和肝炎的治疗。因其疗效显著,国内外学者对桑黄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尤以韩国和日本的研究最为突出。桑黄的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被认为能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等。